一、拉拢进步党对抗国民党
袁世凯利用进步党与国民党的政治分歧,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联合:
手段 | 具体行动 |
---|---|
职位承诺 | 许诺进步党成员内阁职位与地方实权 |
经费支持 | 提供资金扶持进步党报刊及竞选活动 |
舆论引导 | 联合抨击国民党“妨碍国家统一” |
此举使进步党成为袁世凯在国会内部牵制国民党的关键盟友。
二、推动法律程序合法化解散国会
- 修订《国会组织法》
袁世凯授意进步党提出修改议会选举规则,限制国民党议员席位,为后续解散铺路。 - 操纵弹劾案
利用进步党议员发起对国民党内阁的弹劾,制造国会内部矛盾,削弱其权威性。
三、构建替代性政治架构
- 成立“政治会议”
进步党协助袁世凯组建由各省代表组成的新议政机构,取代国会职能。 - 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通过扩大总统权力、压缩议会权限的法律修订,彻底消除国会存在必要性。
四、舆论与社会动员
袁世凯联合进步党控制的主流媒体(如《亚细亚日报》),持续渲染“国会效率低下”“议员谋私”等议题,塑造解散国会的“民意基础”。同时,进步党组织学者与地方士绅联署请愿书,要求“暂缓议会运作以救时局”。
五、事后利益分配与制衡
完成国会解散后,袁世凯对进步党实施分化策略:
- 重用梁启超等核心人物进入参政院,换取其对集权体制的支持
- 边缘化进步党内激进派,防止其形成新威胁
- 通过《治安警察法》限制政党活动空间,确保权力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