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南京奉安大典是近代中国重要国葬仪式,迎榇大道作为核心交通工程,直接服务于孙中山灵柩移运与公众悼念活动的组织运作。
功能分类 | 具体作用 |
---|---|
交通保障 | 贯通下关码头至中山陵的16公里主干道,确保灵车队伍畅通无阻 |
仪式承载 | 按皇家陵道标准铺设柏油路面,沿途设置九处牌坊强化仪典氛围 |
民众参与 | 预留20米宽路基容纳五十万民众沿街致祭 |
城市规划 | 奠定中山大道基础框架,促进南京城市中轴线形成 |
政治象征 | 道路命名"迎榇"凸显国家统一意志,体现现代道路的纪念功能 |
该工程采用昼夜施工模式,60天内完成路基建设,同步实施电力照明系统,使夜间迎灵仪式成为可能。路面设计承载能力达15吨,可通行重型灵车及护卫车队。道路两侧栽植法国梧桐6万株,形成庄严肃穆的仪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