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夫·甘地1984年至1989年担任印度总理,其政策方向与改革措施为国大党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尤其在现代化、经济自由化与社会议题上影响深远。
政策领域 | 具体措施 | 对国大党后续策略的影响 |
---|---|---|
经济改革 | 引入计算机技术、放松部分行业管制 | 推动国大党逐步转向自由化经济政策,为1991年全面改革铺路 |
科技与教育 | 推动电信现代化、扩大高等教育投入 | 确立“发展导向”形象,强化科技作为竞选核心议题 |
宗教与社会 | 介入阿约提亚争端、试图平衡教派矛盾 | 导致党内对世俗主义路线的反思,后续更强调多元包容 |
权力结构 | 削弱地方势力、集中决策权于中央 | 引发党内分权化改革,90年代后加强地方领袖培养 |
反腐败立场 | 个人清廉形象与博福斯丑闻的双重影响 | 促使国大党建立更严格的候选人审查机制 |
拉吉夫任期内,经济开放与科技投入为国大党塑造了现代化标签,但其在宗教冲突中的摇摆暴露出战略漏洞。后续领导人如曼莫汉·辛格深化经济改革,索尼娅·甘地则通过《信息权法案》等制度重建公信力,均可视作对其遗产的继承与修正。党内目前仍延续“发展兼顾包容”的双轨策略,以应对印度社会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