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柱高度的描述参数
-
测量方式
采用目测估算、激光测距仪或卫星遥感技术,记录烟柱顶部与地面基准点的垂直距离。爆炸类型 典型烟柱高度(米) 小型化学爆炸 50-200 工业燃料爆炸 200-800 大型油气爆炸 800-1500 -
影响因素
- 爆炸当量:能量释放越大,烟柱抬升越高。
- 气象条件:风速、湿度、气压影响烟柱扩散形态。
二、火焰可见范围的界定
-
可见距离计算
根据火焰亮度(单位:坎德拉)和环境能见度,利用公式:
可见距离(公里)=3.57×√(火焰亮度/1000) -
观测条件对比
能见度(公里) 火焰亮度(千坎德拉) 可见范围(公里) 10 50 25.2 5 100 35.7 2 200 50.5 -
实际限制
- 地形遮挡:山脉、建筑物可能缩短观测距离。
- 烟雾干扰:伴随的浓烟会降低火焰辨识度。
三、数据记录规范
- 标准化报告格式
需包含时间、地点、测量工具、环境参数(如风速、温度)及异常情况备注。 - 动态变化标注
例如:“烟柱高度在10分钟内由500米降至200米,伴随东南风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