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发生后,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挑战。了解他们的心理创伤及后续生活状况,有助于社会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创伤
人群 | 心理创伤表现 | 原因 |
---|---|---|
幸存者 | 幸存者内疚感,常觉得自己活下来是一种罪过;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复回忆灾难场景,出现噩梦、闪回等;严重焦虑和抑郁,对未来充满担忧,失去生活乐趣。 | 亲身经历灾难过程中的危险和恐惧,目睹他人遇难等。 |
遇难者家属 | 极度悲痛和哀伤,长时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自责心理,认为自己本可以做更多来保护亲人;愤怒情绪,可能对相关责任方或命运感到愤怒。 | 突然失去至亲,情感上难以接受。 |
后续生活状况
- 社交方面:幸存者可能因创伤而回避社交,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交活动;遇难者家属则可能由于他人不知如何安慰而陷入社交孤立。
- 经济方面:若遇难者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家属会面临经济困境;幸存者若因伤失去劳动能力,也会有经济压力。
- 健康方面:长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引发身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关注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和后续生活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供心理支持、经济援助等多方面的帮助,助力他们重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