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述律平通过废黜太子、拥立次子、排除异己等手段掌控辽国政权,主导皇位更迭。
一、废黜太子耶律倍
耶律阿保机生前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但述律平认为其推崇汉制、性格软弱,难以稳固契丹传统。她以“主少国疑”为由,联合契丹贵族废黜耶律倍,迫使其流亡后唐。
二、拥立次子耶律德光
人物 | 身份 | 继位障碍 | 结局 |
---|---|---|---|
耶律倍 | 长子、原太子 | 汉化倾向引发贵族不满 | 流亡后唐,被李从珂杀害 |
耶律德光 | 次子 | 无明确继承权,需母亲支持 | 继位为辽太宗,南下灭后晋 |
述律平选择次子耶律德光,因其军事才能突出且维护契丹旧俗。她以“殉葬”名义清洗反对势力,诛杀百余贵族,震慑朝堂,为耶律德光登基铺路。
三、摄政掌权与巩固统治
耶律德光即位后,述律平仍以“地皇后”身份摄政:
- 军事控制:派遣亲信掌控军队,镇压部族叛乱。
- 宗教影响:利用萨满教预言强化自身权威,宣称“神意属德光”。
- 联姻策略:将家族女子嫁入其他部族,扩大政治联盟。
四、政治遗产与争议
述律平的干预虽稳定辽初政局,但也导致长子一脉与次子后裔长期内斗。其铁腕手段被契丹史书称为“断腕太后”,后世评价其“以母护国,亦以私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