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范围 | 调整内容 | 背景或影响 |
---|---|---|
1914-1922年 | 日本接管并设立“山东铁道管理部” | 一战期间日本取代德国控制权,强化殖民经济渗透 |
1923年 | 中国政府赎回路权,成立“胶济铁路管理局” | 华盛顿会议后主权回归,推动民族铁路管理自主化 |
1928-1931年 | 线路局部改道与桥梁加固 | 济南事件后军事需求增加,提升运输安全与效率 |
1938-1945年 | 日军再次控制,增设支线并实行军事化管理 | 全面抗战爆发后,铁路成为日军物资输送与兵力调动核心通道 |
1945-1949年 | 国民政府接管并修复战争损毁,重组客货运体系 | 战后恢复期,铁路网重建助力经济复苏与人口流动 |
铁路运营权几经更迭,直接反映了民国时期政权变动与外部干预的交织。线路技术升级与军事化改造,既凸显战略地位,也为后续国营铁路体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