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模仿视频中使用AI换脸技术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模仿视频中使用AI换脸技术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爱吃泡芙der小公主

问题更新日期:2025-08-03 18:30:52

问题描述

这种技术是否可能侵犯个人肖像权或名誉权?核心法律风险分析1.肖像权侵权风险根据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这种技术是否可能侵犯个人肖像权或名誉权?

核心法律风险分析

1.肖像权侵权风险

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AI换脸若用于商业宣传、恶搞或诽谤,可能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直接侵害。
典型案例:2022年某网红使用AI将他人面部替换至低俗视频中,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

2.名誉权与隐私权争议

若换脸视频捏造事实、丑化他人形象,可能侵犯名誉权;若涉及敏感信息(如家庭场景),还可能触犯隐私权。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024条(名誉权)、第1032条(隐私权)。

3.著作权归属模糊

AI生成的视频可能包含对原作品(如影视剧、照片)的二次创作,若未获授权,可能侵犯原著作权人的改编权或信息网络传播权。

4.刑事责任风险

若AI换脸用于诈骗、诽谤或制作传播淫秽物品,可能触犯《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罪)、第246条(诽谤罪)等。

5.技术滥用与社会危害

伪造政治人物或公众人物的视频可能扰乱公共秩序,依据《网络安全法》第12条,此类行为需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

法律风险对比表

风险类型法律依据典型场景责任形式
肖像权侵权《民法典》第1019条恶搞明星、商业广告民事赔偿、道歉
名誉权侵害《民法典》第1024条伪造丑化视频精神损害赔偿
著作权侵权《著作权法》第10条二次剪辑影视作品停止传播、赔偿
刑事犯罪《刑法》第246条、第287条诈骗、诽谤、传播淫秽内容有期徒刑、罚金

用户需注意的合规建议

  • 获取授权:使用他人肖像前需书面同意,商业用途需明确范围。
  • 内容审核:避免生成可能引发争议的敏感内容。
  • 技术备案: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AI工具需向网信部门备案。

(注:本文内容基于现行中国法律法规,具体案件需结合司法实践判断。)

相关文章更多

    弋优视频事件中提及的AI换脸技术争议是否存在法律界定上的特殊性? [ 2025-07-28 07:32:15]
    这波操作到底踩没踩法律红线?AI换脸技术在弋优视频事件中引发的争

    尼日利亚王子骗局如何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新型网络诈骗? [ 2025-07-27 17:40:51]
    这种诈骗手段为何能突破传统防骗机制?技术应用核心技术环节实施方

    如何通过模仿视频实现二次创作的艺术价值提升? [ 2025-07-23 18:04:18]
    如何在模仿中突破原创性边界?二次创作的核心在于“解构-重组-升华”的艺术逻辑。模仿并

    模仿视频的创意边界在哪里?如何避免陷入抄袭争议? [ 2025-06-27 22:09:22]
    在如今的网络视频环境中,模仿视频十分常见,可模仿视频的创意边界究竟在哪里呢

    欧美美女视频中涉及AI换脸技术的伦理争议有哪些? [ 2025-06-09 07:07:42]
    这种技术是否正在模糊真实与虚拟的边界?AI换脸技术在欧美美女视频中的应用引发了多维度的伦理争

    ai换脸违法么(ai换脸算侵权吗) [ 2024-11-06 11:02:28]
    近期,香港警方披露了一起多人“AI换脸”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2亿港元。在这起案件中,一家跨国公司香港分部的职员受邀参加总部首席财务官发起的“多人视频会议”,并按照要求先后转账多次,将2亿港元分别转账15次,转到5个本地银行账户内。其后,向总部查询才知道受骗。警方调查得知,这起案件中所谓的视频会议中只有受害人一个人是“真人”,其他“参会人员”都是经过“AI换脸”后的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