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规模对比
维度 | 前三届大会(1975-1985) | 1995年北京大会 |
---|---|---|
举办地 | 墨西哥、丹麦、肯尼亚 | 中国北京 |
参与国数量 | 平均约120国 | 189国 |
非政府组织参与 | 以政府代表为主 | 超3万名非政府组织代表,民间力量凸显 |
核心议题差异
-
从基础权益到全面发展
前三届聚焦妇女选举权、教育权等基本保障,北京大会提出“平等、发展、和平”主题,将妇女权益与消除贫困、经济参与、环境保护等全球议题结合。 -
政策落实机制
首次明确要求各国制定《国家行动计划》,定期审查进展(如设立性别平等预算比例),前三届仅以原则性倡议为主。
成果文件对比
- 墨西哥(1975):《世界行动计划》提出妇女平等目标。
- 北京(1995):通过《北京宣言》及含12个优先领域的《行动纲领》,首次定义“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要求政府将性别平等纳入所有政策。
影响力与后续行动
北京大会推动联合国系统成立“妇女署”(2010年),并催生多国专项立法(如中国1996年设立《妇女发展纲要》)。前三届会议成果多停留于国际文件层面,落地实践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