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演练的实战性和学生参与度?
一、演练组织框架
环节 | 内容说明 | 责任主体 |
---|---|---|
预案制定 | 结合《反恐怖主义法》要求,制定分层分级预案 | 派出所+学校安保部门 |
人员培训 | 每学期开展教师防暴器械操作培训(盾牌、钢叉等) | 派出所教官 |
场景模拟 | 设置“持械入侵”“群体冲突”等典型场景 | 派出所+特警支队 |
应急响应 | 演练全程接入公安110指挥系统,实现秒级响应 | 公安指挥中心 |
二、演练实施要点
- 时间选择:避开课间及用餐高峰,选择周一升旗后进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段)。
- 角色分工:
- 指挥组(派出所领导+校领导)
- 处突组(特警+保安)
- 救护组(校医+120联动)
- 技术保障:
- 无人机高空监控
- 电子围栏预警系统
三、特色创新措施
- VR实景训练: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刀斧砍杀场景(需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 心理干预:演练后由派出所民警开展“反恐认知”主题班会
- 家校联动:通过“警校通”APP推送防暴知识手册(含应急手势教学视频)
四、法律依据与成效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GB/T29315-2022),黄渠派出所已实现辖区学校“一键报警”装置覆盖率100%,2023年校园涉恐警情同比下降42%。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报道及公安部校园安全指导文件综合整理,具体实施细节以当地公安机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