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儿童广场舞编排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切实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呢?
选择合适的音乐
- 传统民歌:像《茉莉花》这类经典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将其作为广场舞音乐,能让孩子们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一些儿童广场舞比赛中,选用《茉莉花》音乐的舞蹈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古典音乐:如《阳春白雪》等古典音乐,优雅舒缓,能培养孩子们的高雅气质。可以对古典音乐进行适当改编,使其节奏更适合广场舞的跳动。
设计特色动作
- 传统舞蹈动作:引入京剧的台步、水袖动作,或者太极拳的简单招式。京剧台步的轻盈与水袖的飘逸,能让孩子们体验到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太极拳的刚柔并济,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平衡感和专注力。
- 民俗活动动作:模仿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活动中的动作。舞龙舞狮动作活泼欢快,能展现出热闹喜庆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
运用服饰道具
- 传统服饰:让孩子们穿上汉服、唐装等传统服饰进行舞蹈。汉服的宽袍大袖、唐装的精致盘扣,不仅美观,还能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传统服饰文化。
- 传统道具:使用扇子、手绢等道具。扇子的开合、手绢的挥舞,能为舞蹈增添更多的文化元素和表演性。
讲述文化背景
- 故事讲解:在排练前,给孩子们讲述所选传统文化元素背后的故事。比如在使用《二十四节气歌》作为音乐编排舞蹈时,讲解每个节气的含义和习俗,让孩子们明白舞蹈不仅仅是动作的组合,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文化拓展:结合舞蹈编排的内容,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如编排与春节相关的广场舞后,组织孩子们制作春节手抄报、写春联等,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