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海军与英国在马岛战争中的关键事件——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沉没41年后,其残骸位置仍引发关注。
联合探险行动核心信息
项目 | 详情 |
---|---|
时间 | 2003年 |
参与者 | 阿根廷政府、国家地理学会 |
目标 | 定位1982年沉没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
技术手段 | 多波束声呐、深海探测设备 |
官方结论 | 未公开确认发现残骸 |
背景与争议点
- 沉没事件:1982年5月2日,英国核潜艇击沉该舰,造成323名阿方人员死亡,成为战争转折点。
- 残骸争议:沉船位于南大西洋争议海域,英国宣称该舰处于“交战区”,阿方则认为属非法攻击。
2003年探险关键细节
- 勘测范围:覆盖南纬55°24′、西经61°32′周边200平方公里海域
- 深度挑战:作业区域水深超4000米,远超当时多数深海探测设备极限
- 数据矛盾:探险队称发现“大型金属物体”,但英国国防部档案显示残骸坐标存在15海里偏差
历史定位尝试对比
- 1984年英国勘测:皇家海军首次标定残骸位置,但未公布影像证据
- 1993年民间探索:美国海洋团队宣称拍摄到舰体残片,后被证实为地质构造
- 2019年卫星探测:商业卫星公司通过磁力异常分析提出新坐标,尚未实地验证
目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残骸仍属未解之谜,其定位涉及技术难题与政治敏感性。阿根廷海军档案显示,2003年勘测数据至今未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