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迁都重庆是否达到了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预期?

迁都重庆是否达到了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预期?

虫儿飞飞

问题更新日期:2025-05-25 23:04:00

问题描述

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意在通过放弃部分领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意在通过放弃部分领土延缓日军进攻,为长期抗战争取准备时间。迁都重庆是该战略的重要体现,下面从不同方面分析是否达到预期。

从战略防御角度来看

  • 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和缓冲。南京沦陷前迁都重庆,使国民政府得以保存,避免了被日军一举摧毁指挥中枢。大量的工业设施、高校等向西南迁移,为持久抗战保存了物质和人才基础。比如,众多工厂西迁后继续生产军需物资,保障了前线的部分装备供应。这为中国军队重新组织防线、调整战略部署争取了时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
  • 形成了大后方战略基地。重庆地处西南,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为抗战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支持。军队在此进行整训、补充兵员,为后续的抗战积蓄力量。从这个角度讲,达到了战略预期。

从战争全局和最终效果来看

  • 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和资源。随着战线的拉长,日军兵力分散,后勤补给困难。中国军队在长期的抵抗中不断消耗日军,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使日军陷入持久战泥潭,战略进攻势头被遏制。这符合“以空间换时间”消耗敌人的初衷。
  • 争取了国际支持和时间。迁都重庆后,国民政府继续坚持抗战,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抵抗决心,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争取到了国际援助,如美国的租借法案物资等,增强了抗战实力,也达到了战略预期的部分效果。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国民政府在抗战后期出现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抗战的整体进程和团结抗战的局面。但总体而言,迁都重庆基本达到了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预期,为中国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友情链接:移动历史 历史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