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与笛卡尔在实体数量、属性关系及自由意志等维度存在根本分歧,前者主张一元论,后者坚持心灵与物质的二元对立。
一、实体定义的差异
维度 | 笛卡尔三实体论 | 斯宾诺莎实体论 |
---|---|---|
实体数量 | 心灵、物质、上帝(三实体) | 唯一实体(即神或自然) |
独立性 | 实体间彼此独立存在 | 万物为同一实体的不同样态 |
上帝角色 | 创造者,独立于其他实体 | 实体本身即上帝,无外在性 |
二、属性与关系的对立
- 笛卡尔的二元论
笛卡尔认为心灵与物质是两种完全独立的实体:- 心灵:以思维(thinking)为本质属性;
- 物质:以广延(extension)为本质属性;
- 上帝:作为无限实体协调二者。
但二元论导致“身心互动如何可能”的难题(如松果腺假说)。
- 斯宾诺莎的一元论
斯宾诺莎提出实体即“神或自然”(DeussiveNatura),包含无限属性,人类仅能认知思维与广延:- 同一实体:心灵与物质为同一实体的两种表现;
- 因果必然性:万物依实体内在逻辑运行,否定自由意志的独立性。
三、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分歧
- 笛卡尔:承认人类有限自由意志,心灵可脱离物质进行选择。
- 斯宾诺莎:主张严格决定论,认为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而非意志的自主性。
四、认识论基础的冲突
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确立心灵的独立性,而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认识的前提,个体需通过理性理解实体本质,消解主客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