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阅兵,受阅装备以缴获或引进的武器为主,展现了人民军队初期的装备面貌与国防现代化探索。
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装备:
装备类型 | 具体型号/名称 | 历史意义 |
---|---|---|
坦克 | 日制九七式坦克 | 抗日战争缴获装备,象征陆军机械化起步 |
火炮 | 美制M2榴弹炮 | 解放战争缴获武器,体现战场缴获为主的装备来源特征 |
装甲车 | 苏制BA-64装甲车 | 首批引进苏联装备,开启中苏军事技术合作 |
轻武器 | 三八式步枪 | 主力步兵装备,见证从"万国造"向制式化过渡 |
航空装备 | 图-2轰炸机(空中展示) | 新中国首支轰炸机部队列装机型,奠定空军发展基础 |
九七式改中型坦克
作为受阅方队核心,这批经过技术改造的日制坦克曾在辽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技术人员对其火控和动力系统进行本土化改进,成为首款实现自主维护的主战装备。
M2式105毫米榴弹炮
该型美制火炮通过战场缴获列装,射程达11公里,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发挥关键作用。阅兵展示标志着炮兵部队开始形成系统化作战能力。
波波沙冲锋枪方阵
苏制PPSh-41冲锋枪方队首次成建制亮相,这款高射速武器经朝鲜战争考验后,直接推动国产50式冲锋枪的研发,开启轻武器国产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