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后,苏联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秘密协定,从东部进攻波兰,两国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为界完成领土分割。
领土划分对比表
占领方 | 控制区域 | 面积(万平方公里) | 人口(约) | 行政措施 |
---|---|---|---|---|
德国 | 西部、北部(含华沙、克拉科夫) | 9.3 | 2200万 | 设“总督府”、建立集中营、强制迁移 |
苏联 | 东部(含利沃夫、布列斯特) | 19.5 | 1300万 | 并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
关键时间节点
- 1939.9.17:苏联越过波苏边界,宣称“保护乌克兰与白俄罗斯族裔”。
- 1939.9.28:德苏签订《边界友好条约》,划定最终分界线。
- 1941.6:德国单方面撕毁条约,进攻苏联并占领原苏控波兰领土。
政策差异分析
- 德国统治区
- 推行种族清洗政策,将波兰人驱逐至“普通政府”辖区。
- 建立奥斯维辛等集中营,系统消灭犹太人和抵抗者。
- 苏联控制区
- 实施集体化改革,没收土地和私有财产。
- 通过“选举”程序,将占领区“合法”并入苏联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