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古琴曲演奏里,到底是哪些技法彰显了“清、和、淡、雅”的古琴美学特征呢?
清
“清”代表纯净、清朗,在《不染》演奏中,泛音技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泛音发音空灵、纯净,如同天籁之音。演奏者通过准确地触弦点,使琴弦在特定位置振动,发出清越的泛音,如在曲中表现宁静悠远的意境时,泛音的运用让音乐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杂质,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和
“和”强调和谐、协调。按音与散音的配合在《不染》中体现了“和”的美学特征。按音圆润、细腻,散音古朴、浑厚,二者相互交织,形成和谐的音响效果。例如在乐曲的过渡部分,按音与散音的交替演奏,使旋律既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如同阴阳交融,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淡
“淡”意味着简洁、质朴。在《不染》里,轻、慢的指法体现了“淡”的特点。演奏者采用轻柔的力度、缓慢的节奏进行弹奏,不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复杂的技巧堆砌。如在乐曲的某些段落,以缓慢的速度轻轻拂弦,让音乐如潺潺流水般缓缓流淌,给人一种淡雅、宁静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
雅
“雅”体现高雅、脱俗。打圆指法在《不染》中彰显了“雅”的美学特征。打圆指法要求演奏者的动作流畅、优美,所发出的声音连贯、婉转。在演奏过程中,打圆指法的运用使音乐富有韵律感和高雅气质,仿佛是一位优雅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展现出古琴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