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特征,为日本列岛与大陆的历史连接提供了直接证据。以下从化石类型、地质年代及地理分布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同源物种化石的发现
日本多地出土的古哺乳动物化石(如猛犸象、古鹿)与东亚大陆同期物种高度相似。例如:
化石名称 | 发现地区 | 大陆对应物种 | 生存年代 |
---|---|---|---|
日本古犀牛 | 北海道 | 中国东北古犀牛 | 约200万年前 |
丹后象 | 京都府 | 华北平原古象 | 更新世中期 |
此类陆生动物缺乏跨海迁徙能力,暗示日本列岛当时存在陆桥或与大陆接壤。
二、海陆变迁的地质证据
-
大陆架延伸:
东海大陆架测量显示,水深≤150米区域(末次冰期裸露陆地)延伸至日本九州以西,证明两地曾通过陆桥相连(见图1示意)。
!(此处用文字描述替代图片:东海大陆架向日本延伸的浅海区域) -
地层连续性:
对马海峡两侧岩层中均发现三叠纪海相沉积岩,其矿物成分与朝鲜半岛南端完全匹配。
三、植物孢粉学的佐证
从日本本州岛地层提取的栎树、山毛榉孢粉组合,与中国华北地区同期植被类型重合度达87%,表明两地曾共享同一生态系统。此类温带阔叶林植被的传播需依赖连续陆地环境。
四、板块运动的现代观测
GPS监测数据显示,日本列岛正以每年8-9厘米速度向欧亚板块俯冲。结合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地质模型,可反推约1500万年前日本西南部与大陆直接相连的构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