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电影《假凤虚凰》中理发师角色的塑造如何引发1947年上海理发行业的集体抵制?

电影《假凤虚凰》中理发师角色的塑造如何引发1947年上海理发行业的集体抵制?

蜜桃mama带娃笔记

问题更新日期:2025-05-23 20:20:43

问题描述

该角色是否因职业特性被过度戏剧化而触犯行业尊严?角色特征行业反应社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该角色是否因职业特性被过度戏剧化而触犯行业尊严?

角色特征行业反应社会背景
1.理发师被塑造成市侩狡诈的商人形象1.上海理发业公会公开抗议1.民国后期职业尊严意识觉醒
2.通过剪发场景暗示行业技术门槛低2.要求删改相关情节未果2.百货公司兴起冲击传统服务业
3.与女学生的情感纠葛带有轻浮暗示3.组织全行业抵制影片放映3.市民阶层对职业形象关注度提升

1947年上海理发行业集体抵制事件,本质上是职业群体对艺术创作中负面刻板印象的反抗。电影中理发师角色通过以下方式触及相关群体敏感神经:

  • 技术权威消解:影片将理发过程简化为"剪刀+吹风机"的机械操作,忽视传统理发师需经三年学徒期掌握的推剪、染烫等技艺
  • 道德形象矮化:角色多次出现讨价还价、偷换劣质发油等行为,与当时上海持"美发师资格证书"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形成强烈反差
  • 社会地位降维:将本属中产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与市井小民形象强行绑定,违背战后上海服务业职业化改革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反映出民国后期市民社会的显著特征:职业群体开始通过行业组织维护集体形象,这种维权意识较之清末民初的个体抗争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据《申报》1947年6月12日报道,抵制活动持续23天,最终迫使片方在放映时遮挡涉及理发场景的12个镜头。

友情链接:移动历史 历史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