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惨案是二战期间苏联秘密处决约2.2万名波兰军人和知识分子的事件,国际社会对其态度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部分国家曾公开谴责苏联。
国际社会态度演变
- 初期隐瞒与模糊:二战期间,德国于1943年公布卡廷惨案,但苏联坚决否认,称是德国所为。当时国际社会因战争局势,难以深入调查,态度较为模糊。英美等国出于反法西斯联盟大局考虑,未深究此事。
- 冷战时期分歧:冷战开始后,卡廷惨案成为东西方阵营斗争的工具。西方国家倾向于认为是苏联所为,借此攻击苏联;而苏联及其盟友则继续坚称是德国的罪行,双方各执一词,国际社会态度分裂。
- 苏联解体后转变:苏联解体后,相关档案解密,证实是苏联所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这一事实,态度转向谴责苏联的暴行,对波兰表示同情和支持。
公开谴责苏联的国家
- 波兰:作为受害者国家,波兰一直要求真相,苏联解体后,波兰官方强烈谴责苏联的这一暴行,将其视为民族悲剧。
- 美国:冷战时期,美国就借卡廷惨案抨击苏联。苏联解体后,美国官方明确态度,对苏联的行为表示谴责。
总的来说,国际社会对卡廷惨案的态度从最初的模糊不清,到后来随着真相的揭露而发生了重大转变,多个国家对苏联的行为表达了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