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5年法国与普鲁士签署的《巴塞尔和约》,通过领土让步与军事协定结束双方战争状态,确立莱茵河左岸控制权。
核心条款内容
条款类型 | 具体规定 |
---|---|
领土归属 | 普鲁士承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地区(今德国西部、比利时东部)的实际控制权。 |
主权让渡 | 相关领土的主权归属未明确界定,但法国获得行政管理权及军事驻军权利。 |
普鲁士退出战争 | 普鲁士承诺退出第一次反法同盟,停止对法军事行动。 |
秘密补充条款 | 双方约定,若莱茵河左岸最终归属法国,普鲁士将获得德意志境内其他领土作为补偿。 |
历史背景与影响
- 战争背景: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君主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抗法国,普鲁士为同盟主要成员。
- 谈判动机:普鲁士因战争消耗与国内压力,选择单独媾和;法国为分化反法同盟,集中对抗奥地利。
- 后续发展:
- 1797年《坎波福尔米奥条约》进一步确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的吞并。
- 普鲁士的退出削弱反法同盟,奥地利被迫单独作战,最终导致同盟瓦解。
争议与执行
- 领土补偿未落实:因法国后续扩张,承诺给普鲁士的补偿领土(如明斯特、科隆教区)未完全兑现。
- 德意志邦国反应:部分德意志诸侯反对普鲁士单独议和,认为其损害神圣罗马帝国整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