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事件发生于1863年,长州藩武士因反对外国势力渗透,采取武力对抗行动。
长州藩武士的具体行动
时间 | 行动内容 | 对象 |
---|---|---|
1863年5月 | 在下关海峡沿岸修筑炮台 | 防御工事建设 |
1863年6月25日 | 突然炮击经过海峡的美国商船 | 美国商船“彭布罗克号” |
1863年6月26日 | 连续炮击法国军舰“建昌号” | 法国军舰 |
1863年7月 | 袭击荷兰商船“梅杜萨号” | 荷兰商船 |
事件期间 | 组织武士巡逻,封锁海峡交通 | 过往外国船只 |
炮击外国船只的直接原因
- 攘夷政策推动:长州藩受“尊王攘夷”思想影响,将驱逐外国势力视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核心任务。
- 外交冲突激化:欧美国家要求日本开放港口,并强行通过下关海峡,引发长州藩武力反抗。
- 幕府压力转嫁:江户幕府默许开国政策,长州藩通过武力行动表达对幕府的不满,同时巩固自身政治地位。
- 军事误判:长州藩高估自身军事能力,认为炮击可迫使外国退让,未预料到后续联合舰队的报复。
(注:事件后续引发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进攻下关,史称“下关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