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策制定与多方协商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凝聚共识,构建多民族共同体。
一、政策制定与协商机制
领域 | 会议推动措施 | 实施成效 |
---|---|---|
民主改革 | 1950年代通过统战会议争取上层支持 | 西藏废除农奴制 |
民族团结 | 2024年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专项协商 | 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融合 |
民生保障 | 定期召开民生专题会议 | 建立医疗、水利等基础服务体系 |
二、凝聚共识的实践路径
-
组织考察交流
1952年组织西藏上层人士赴内地考察,通过直观对比消除偏见,75%参与者后续支持改革。2024年民族地区教育视察团推动20余省份开发特色课程。 -
建立对话平台
- 民主党派通过参政议政提出326项改革提案
- 双周协商机制年均开展40次专题讨论
三、民生工程促社会认同
西藏民主改革案例
- 发放无息贷款:覆盖率提升至58%农牧户
- 医疗体系:1952年驻军救治群众超3万人次
- 基建投入:修路里程年均增长12%
四、铸牢民族共同体
2024年政协推动:
- 建立138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 开发《中国民俗文化》等23类校本教材
- 组织跨境文化交流项目16项
五、制度保障体系
- 党建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考核新标准
- 法治建设: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
- 监督机制:设立156个基层民主监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