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相关规定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为基础,重点衔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中对公职人员行为的约束性条款。
主要法律依据与对应内容
以下为部分核心法律依据及其关联性说明:
法规名称 | 相关内容 | 对中纪委规定的作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明确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务等违法行为界定及处罚标准 | 作为党员行为底线参照,强化纪律与法律衔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规定公务员廉洁履职义务及违规处理程序 | 提供公职人员行为规范框架 |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 细化公务员违反职业道德、社会管理秩序等行为的处分措施 | 补充纪律审查中的具体操作依据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党内纪律审查的核心依据,明确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等要求 | 直接指导中纪委监督执纪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 确立监察机关职责权限及调查程序 | 赋予中纪委与国家监委合署办公的法律保障 |
法规衔接与执行逻辑
- 法律层级互补:党内法规(如《纪律处分条例》)与国家法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共同构建对党员的双重约束机制。
- 行为标准细化:治安管理法规中的“寻衅滋事”“滥用职权”等条款,为界定党员违法违纪提供具体标尺。
- 程序协同机制:中纪委在调查过程中,可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体现纪法贯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