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首批21所医院的地域分布是否反映了当时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性?

首批21所医院的地域分布是否反映了当时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性?

虫儿飞飞

问题更新日期:2025-05-17 10:55:55

问题描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资源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农村与欠发达地区长期匮乏。首批21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资源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农村与欠发达地区长期匮乏。首批21所医院的分布格局正是这一现象的缩影。

一、地域分布数据对比

以下为1950年首批21所医院的区域分布统计:

地区医院数量占比
华东地区942.86%
华北地区628.57%
东北地区419.05%
西南地区14.76%
西北地区14.76%

二、分布特征分析

  1. 沿海与内陆差异显著
    长三角、京津唐等沿海城市群占据15家医院,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西部省份仅有2家。这种布局与民国时期遗留的工业基础、交通条件直接相关,以上海为例,1949年前就集中了全国43%的现代医疗机构。

  2. 经济中心优先配置
    武汉、广州等工商业重镇各设2家综合医院,配套医学院校及科研机构。而当时人口占全国62%的县域地区,仅能依靠少量卫生所提供基础服务。

  3. 军事战略影响选址
    东北地区4家医院中,3家位于中长铁路沿线城市,沈阳作为重工业基地还特别设立职业病防治中心。这种布局服务于156项重点工程配套需求。

三、资源配置失衡表现

  • 服务人口比悬殊:上海每千人病床数达1.2张,甘肃同期数据仅为0.03张
  • 专科能力断层:85%的外科手术专家集中在京沪两地
  • 设备代际落差:北京协和已配置X光机时,西南地区仍以听诊器、体温计为主要诊疗工具

(注:文中数据源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49-1959)》及卫生部历史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