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吸引外汇实行严格管制,外汇兑换券官方汇率由政府定价,黑市价则受供需关系驱动,两者差异最高可达数倍。
背景与定义
外汇兑换券(1979-1995年发行)是外国游客、华侨在华使用的特殊货币,需凭外币兑换。官方汇率长期固定,例如1980年1美元约兑1.5元外汇券,而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7:1。
官方兑换价特点
- 政策主导: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
- 价格稳定:1980-1984年官方汇率波动幅度不足5%
- 使用限制:仅限指定商店购买稀缺商品(如进口家电)
黑市价形成原因
因素 | 具体表现 |
---|---|
外汇短缺 | 企业急需美元进口设备 |
供需失衡 | 居民争购进口商品推高需求 |
投机行为 | 倒卖外汇券获利可达200% |
价格差异对比案例
以1988年广州市场为例:
- 官方价:100美元=372元外汇券
- 黑市价:100美元外汇券可兑换600-800元人民币
差价幅度达61%-115%,部分边境地区差价更高。
影响与结果
价差导致外汇流失和套利行为猖獗,1988年深圳查获外汇黑市交易案值超3000万元。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外汇券逐步退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