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政府通过命名城市街道、建立纪念馆、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永久保存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学遗产与革命精神。
纪念场所命名
1936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后,莫斯科、索契等城市的多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例如:
城市 | 命名地点 | 时间 |
---|---|---|
莫斯科 | 奥斯特洛夫斯基大街 | 1937年 |
索契 | 奥斯特洛夫斯基路 | 1938年 |
纪念馆与纪念碑
- 莫斯科故居纪念馆:位于奥斯特洛夫斯基晚年居住地,陈列手稿、生活用品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资料。
- 索契纪念雕像:青铜雕像建于黑海沿岸,展现其手持书卷的坚毅形象。
- 乌克兰舍佩托夫卡博物馆:出生地故居改造为纪念场馆,保留其童年生活场景。
教育与文化项目
- 设立“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奖”,表彰青年作家创作。
- 多所学校以其名字命名,教材收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
- 苏联邮政于1954年、1984年两次发行纪念邮票,图案包含肖像与著作元素。
出版物与艺术改编
政府主导出版《奥斯特洛夫斯基全集》,并支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为电影(1942年)、话剧(1937年首演)及歌剧。1960年代,莫斯科大剧院推出芭蕾舞剧版本。
纪念活动
每十年举办全国性诞辰纪念大会,党政代表、作家联盟及青年团体参与;《真理报》《文学报》刊发专题文章,强调其“共产主义战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