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日军为巩固桂南控制权,调整部署并加强防御体系,同时发起局部反击以牵制中国军队。
时间 | 行动内容 | 主要目的 |
---|---|---|
1940年1月 | 增派近卫混成旅团驻防南宁 | 补充昆仑关战役损失,强化核心防线 |
1940年2月 | 向钦州湾增援第18师团一部 | 保障海上补给线畅通 |
1940年3月 | 发动宾阳战役(“南宁作战”) | 反攻昆仑关,夺回战略要地 |
1940年4月 | 在龙州建立临时航空基地 | 加强对广西西南部的空中压制 |
1940年5月 | 抽调兵力支援广东方向作战 | 应对中国第四战区反攻威胁 |
-
收缩防线与固守要点
战役后,日军放弃部分外围据点,集中兵力死守南宁城区及邕江沿岸,并在高峰隘、四塘等地修筑碉堡群,形成环形防御工事。 -
后勤体系重组
日军修复邕钦公路(南宁—钦州),增设兵站与物资仓库,同时征用民船强化邕江水运,以应对陆路补给易遭袭扰的问题。 -
情报与战术调整
- 组建便衣侦察队渗透中国军队防区
- 采用“以战养战”策略,就地掠夺粮食
- 强化步炮协同战术应对山地作战
-
战略欺骗行动
1940年6月,日军假意后撤引诱中国军队深入,随后以第5师团主力实施反包围,导致中国军队在灵山战役中遭受重创。 -
跨区域联动部署
通过第21军司令部协调,广东日军第104师团向梧州方向佯动,迫使中国军队分兵防御,减轻桂南战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