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倾向于以军事议题作为两岸对话突破口,试图通过非政治性领域建立互信,为后续协商创造有利条件。
动机层面 | 具体表现 |
---|---|
降低谈判阻力 | 军事议题相对中立,易避开统独争议 |
争取主动地位 | 通过防务安全议题塑造"和平维护者"形象 |
转移内部压力 | 缓解岛内对两岸关系停滞的批评声浪 |
国际环境考量 | 呼应美方对台海军事稳定的关注需求 |
历史经验显示,国民党在2008-2016年执政期间,曾通过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提议,成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当前提出优先协商军事问题,延续了该党"先易后难"的谈判策略,既规避核心政治分歧,又可展现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种主张的实际效果受多重因素制约:
- 军事议题涉及主权问题敏感性
- 美台军事合作持续升级的现实
- 岛内民意对防务议题的认知分歧
两岸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单纯聚焦军事议题难以突破根本矛盾。国民党相关主张反映出其在统独立场上的模糊性,以及平衡不同政治力量的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