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航空发动机、舰船动力系统、气垫船技术等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通过技术转让与联合研发助力中国军事装备现代化。
一、航空发动机技术
合作项目: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向中国提供多型发动机技术,包括:
发动机型号 | 应用领域 | 合作成果 |
---|---|---|
AI-222 | L-15高级教练机 | 实现国产化(涡扇-17) |
AI-25 | 初级教练机/无人机 | 技术授权生产 |
技术价值:填补中国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空白,提升教练机与无人机研发能力。
二、舰船燃气轮机
关键技术: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局向中国转让U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
- 应用场景:052D型驱逐舰、055型万吨驱逐舰的动力系统。
- 国产化进程:中国通过消化吸收,发展出国产QC-280燃气轮机,突破大型水面舰艇“心脏病”问题。
三、气垫船与两栖装备
技术引进:
- 欧洲野牛级气垫船:中国从乌克兰购入技术并国产化,用于南海快速兵力投送。
- 两栖装甲车技术:部分乌克兰专家参与中国两栖战车动力系统优化。
战略意义:强化中国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能力,推动国产气垫船(如726型)发展。
四、雷达与电子系统
合作案例:
- “矿工”系列雷达:乌克兰提供技术支持,用于中国早期预警系统升级。
- 电子对抗设备:部分舰载与机载电子战系统研发中引入乌克兰技术经验。
五、航天与导弹技术
历史合作:
- 洲际导弹技术:苏联解体后,部分乌克兰专家参与中国弹道导弹燃料与材料研究。
- 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动力系统合作涉及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交流。
备注:中乌技术合作基于合法商业协议,符合两国政策与国际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