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德国优生法如何推动后续的“安乐死计划”?

德国优生法如何推动后续的“安乐死计划”?

虫儿飞飞

问题更新日期:2025-04-11 15:11:26

问题描述

20世纪初期,德国优生政策通过立法将“劣等基因”群体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20世纪初期,德国优生政策通过立法将“劣等基因”群体污名化,为系统性清除行动构建理论及法律框架。以下从背景、关联性与实施层面展开分析。

一、优生法的理论基础与立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种族卫生学在德国盛行,学者提出通过控制生育优化人口。1920年《允许毁灭不值得生存的生命》一书出版,主张对“无价值生命”实施“慈悲死亡”。1933年纳粹政府颁布《遗传病后代预防法》,强制绝育以下人群:

分类判定标准法律依据
遗传病患者精神分裂、癫痫等9类疾病《遗传病后代预防法》
社会边缘群体酗酒者、流浪者等“反社会分子”地方优生条例

二、法律升级与屠杀制度化

1935年《纽伦堡法案》扩展优生范畴,将犹太人与残障者纳入管控。1939年起,政府建立“T4行动”官僚体系,通过三级审查机制(医生筛查—专家复核—委员会裁决)批量处理病患,儿童诊疗中心与六处毒气室成为主要实施场所。

三、数据对照揭示关联性

对比政策演变可见明显递进关系:

阶段时间范围核心手段受影响人数
强制绝育1934-1945手术干预生育权约40万
安乐死计划1939-1941系统性毒杀超7万记录在案

这种从限制生育到直接消灭的过渡,本质是优生理念极端化的必然结果。医疗体系成为执行工具,医生通过诊断报告决定生死,法律文本中的“治疗”被重新定义为清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