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甲骨文记录的王朝是哪个?

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甲骨文记录的王朝是哪个?

琳琳妈爱学习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31 23:43:17

问题描述

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甲骨文记录的王朝是哪个?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前 1046 年),甲骨文主要是商王用于占卜的记录,现存于河南安阳殷墟。

相关文章更多

    矮子王丕平如何通过宗教手段强化加洛林王朝的合法性? [ 2025-07-30 11:16:30]
    矮子王丕平究竟是怎样借助宗教手段来强化加洛林王朝的合法

    清末立宪运动:一场未竟的王朝自救 [ 2025-07-30 08:30:02]
    1905年至1911年,清政府推动了一场以君主立宪为核心的政治改革,

    哈布斯堡王朝在奥地利共和国成立后是否仍有政治影响力? [ 2025-07-29 13:32:36]
    作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统治家族之一,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

    电视剧《从将军到士兵》中主角王朝天的原型人物是谁? [ 2025-07-29 13:25:50]
    电视剧《从将军到士兵》里主角王朝天并没有明确指向某一个真实的原型人物。这部

    李韩作为姓氏组合在韩国李氏王朝中有哪些历史渊源? [ 2025-07-29 11:27:41]
    李韩这样的姓氏组合在韩国李氏王朝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在韩国的历史文化里,姓氏具有

    商朝甲骨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2025-07-29 09:00:02]
    商朝甲骨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莫卧儿王朝” 在建筑艺术上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 2025-07-28 20:30:01]
    “莫卧儿王朝” 在建筑艺术上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宗教自由的赋予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产生了哪些影响? [ 2025-07-28 19:49:05]
    宗教自由的赋予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政策对王朝统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王朝霞作为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什么? [ 2025-07-28 18:14:05]
    她的研究成果如何推动了当地农业技术革新?王朝霞作为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长期深耕农业领域

    王朝霞在德州市北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创新思政课堂? [ 2025-07-28 18:02:32]
    在德州市北园小学,王朝霞是怎样实现思政课堂创新的呢?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学内

    王朝霞的国学教育夏令营融合了哪些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 2025-07-28 16:20:56]
    王朝霞的国学教育夏令营到底融合了哪些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呢?儒家仁爱理念

    猜猜下列汉字中哪个是“册”字的甲骨文写法? [ 2025-07-28 16:14:58]
    甲骨文中的“册”字究竟长什么样?这两个字形乍看相似,却暗藏玄机:一个像多片竹简叠

    王朝霞在洛阳朝霞图书有限公司主持编写了哪些知名教育类书籍? [ 2025-07-28 13:28:49]
    这些书籍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王朝霞作为国内知名教育专家,

    古代印度的 “孔雀王朝” 与 “笈多王朝” 在文化发展上有何不同特点? [ 2025-07-28 11:30:02]
    古代印度的 “孔雀王朝” 与 “笈多王朝” 在文化发展上有何不同特点?

    王朝霞如何通过家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困境? [ 2025-07-28 10:27:06]
    王朝霞怎样借助家访助力留守儿童摆脱成长困境呢?深入了解情况王朝霞会在家访时与留守

    南京风水被认为影响王朝兴衰,为何建都南京的王朝多为短命政权? [ 2025-07-28 08:23:46]
    难道南京独特的风水真的是建都于此的王朝难以长久

    古代印度的笈多王朝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 [ 2025-07-28 06:00:02]
    古代印度的笈多王朝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

    如何正确识别甲骨文中山字与其他象形字的区别? [ 2025-07-28 05:59:32]
    甲骨文中“山”字与其他象形字的结构差异如何体现?一、核心特征对比甲骨文“山”字由三峰连

    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为何被称为 “黑衣大食”? [ 2025-07-28 04:00:01]
    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为何被称为 “黑衣大食”?

    晋惠帝的逝世对西晋王朝的崩溃进程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 2025-07-28 03:27:29]
    晋惠帝作为西晋的重要君主,其逝世是西晋历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