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起义失败后,革命军的残余力量退守何处?

起义失败后,革命军的残余力量退守何处?

爱吃泡芙der小公主

问题更新日期:2025-04-05 13:16:03

问题描述

1927年南昌起义后,革命军遭遇围剿,部分力量转移至粤闽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927年南昌起义后,革命军遭遇围剿,部分力量转移至粤闽赣交界山区,为后续根据地建设奠定基础。

主要退守区域与背景

起义事件时间退守地点战略意义
南昌起义1927年8月广东潮汕、粤北山区尝试建立沿海根据地,保存武装力量
秋收起义1927年9月井冈山地区开创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海陆丰、东江流域依托农民运动基础重组队伍
黄麻起义1927年11月大别山腹地形成鄂豫皖苏区雏形
湘南起义1928年1月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实现武装割据与土地革命结合

退守后的关键行动

  1.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部队在井冈山会合,整合资源并推行游击战术,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方针。

  2. 根据地建设
    退守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分配与军事训练,例如闽西苏区通过《土地法》动员群众。

  3. 战略调整
    放弃城市攻坚,转向山区游击战,利用复杂地形牵制敌军,如赣南的梅岭成为重要隐蔽据点。

地理条件与生存基础

  • 山区屏障:粤赣闽交界处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为休整提供天然掩护。
  • 群众支持:当地贫农长期受压迫,革命军通过减租减息政策赢得民心。
  • 物资补给:依托农村自给经济,建立兵工厂、被服厂等后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