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民众因经济恶化与政治腐败发起持续示威,军方最终倒戈迫使巴希尔下台。
背景与经济危机
2018年底,苏丹政府取消小麦补贴导致物价飙升,面包价格上涨200%,引发首都喀土穆首次示威。经济长期受美国制裁、货币贬值(2019年苏丹镑贬值70%)、失业率超20%,民众积怨加深。
抗议升级与政治诉求
阶段 | 主要诉求 | 政府回应 |
---|---|---|
2018.12 | 抗议物价上涨 | 武力镇压,逮捕示威者 |
2019.4月 | 要求巴希尔辞职 | 宣布紧急状态 |
2019.6月 | 呼吁军政府移交权力 | 军方与反对派谈判 |
抗议者组织“苏丹职业人士协会”协调全国罢工,形成“静坐运动”,示威人数超百万。
军方角色转变
- 初期立场:巴希尔依赖安全部队镇压,导致超百人死亡。
- 倒戈原因:军方高层担忧政权不稳,国际孤立加剧(沙特、阿联酋减少经济援助)。
- 关键事件:2019年4月11日,国防部长伊本·奥夫宣布罢黜巴希尔,成立过渡军事委员会。
国际与地区影响
- 阿拉伯国家:沙特、埃及支持军方过渡,避免“阿拉伯之春”重演。
- 非盟:暂停苏丹成员国资格,施压军政府交权。
- 美国:将苏丹移出“支恐国家”名单,换取过渡政府妥协。
权力结构崩溃路径
- 经济危机触发底层反抗
- 公民社会团体组织全国联动
- 军队失去镇压意愿
- 外部压力削弱政权合法性
- 权力真空迫使巴希尔交权
抗议者通过非暴力抵抗与外部博弈结合,终结了巴希尔30年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