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应急管理局的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是怎样的? 温州市应急管理局的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是怎样的?该局如何通过具体部门协作实现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的全链条管理?
温州市应急管理局作为统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部门,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其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安全运行和群众生命财产保障。以下从部门架构、核心职能及协同机制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组织机构:多部门协同的专业化架构
温州市应急管理局内设多个职能科室与下属单位,形成“综合协调+专业管理”的立体化组织体系。主要部门包括:
| 部门名称 | 核心职能概述 | |------------------------|------------------------------------------------------------------------------| | 办公室(政策法规处) | 负责全局行政运转、文电会务、档案管理;牵头应急管理政策法规起草与合法性审查,推动标准化建设。 | | 应急指挥中心 | 承担突发事件接报、信息汇总与应急响应启动;协调跨区域、跨部门救援力量调度,是应急响应的“神经中枢”。 | | 安全生产基础处 | 监管矿山、机械、轻工等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 | |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 专责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全流程监管,严控重大危险源风险,组织专项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 | 防汛抗旱处(地震地质灾害处) | 统筹防汛防台、抗旱减灾及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基层防灾能力建设。 | | 火灾防治管理处 | 牵头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协调,指导消防救援队伍业务建设,推动公共消防设施规划落实。 | | 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 | 编制市级总体及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战演练与评估,建立社会应急力量联动机制。 | | 科技与信息化处 | 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如“智慧应急”系统),整合监测数据,提升风险预警智能化水平。 |
下属事业单位如温州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等,分别承担安全培训、技术咨询等支撑职能。
二、职能分工:全链条覆盖的风险防控体系
该局职能可归纳为“防、管、救”三大环节,各部门通过分工协作实现闭环管理:
(一)“防”——风险源头管控
安全生产基础处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是“防”的主力。前者针对非高危行业企业,通过定期检查、专家诊断等方式,督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后者则聚焦危化品领域,对全市300余家涉危企业实施“一企一档”动态管理,严格审批新建项目安全条件,例如对温州某化工园区的储罐区改造项目,曾组织多轮安全论证,确保风险可控。
(二)“管”——过程监督执法
应急指挥中心与救援协调处承担日常监管与应急准备职能。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时监控企业生产数据(如高危工艺温度、压力参数),发现异常立即预警;另一方面统筹全市32支专业救援队伍(含矿山、危化品救援等)与200余支社会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例如每年台风季前组织的“防汛防台实战推演”,检验多部门协同效率。
(三)“救”——突发事件处置
当灾害发生时,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若发生森林火灾,火灾防治管理处联合消防、属地政府调派直升机洒水、地面队伍扑救;若遇地震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处(地震地质灾害处)依托地震监测台网实时传递震情,指导群众避险转移;若发生危化品泄漏,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专家第一时间到场研判,制定专业处置方案。
三、特色实践:温州模式的创新探索
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如民营经济活跃、小微企业众多),该局在职能落实中形成了两项特色:
- “精准化”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问题,推出“安全管家”托管服务,由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员工培训等定制化方案,目前已覆盖超5000家企业;
- “数字化”赋能:建设“温州应急一张图”,整合气象、水利、地质等12类监测数据,实现风险“一屏统览”,例如台风登陆前可通过系统快速定位低洼易涝点、危旧房屋分布,辅助精准部署救援力量。
常见问题解答
Q1:普通市民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联系应急管理局?
A:可直接拨打110、119或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应急指挥中心将统一调度资源处置;日常安全咨询可通过“温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在线办理。
Q2:企业如何配合应急管理局的监管工作?
A: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整改隐患;涉及危化品、矿山等行业的企业,须按规定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并接受专项检查。
从机构设置到职能落地,温州市应急管理局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同机制,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应急管理体系。无论是日常的风险防控,还是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其目标始终明确——为城市安全运行和群众幸福生活筑牢“防护网”。
【分析完毕】

红豆姐姐的育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