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香管理的德安县平君老年公寓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 王金香管理的德安县平君老年公寓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这些措施如何保障老人安全与生活质量?
王金香管理的德安县平君老年公寓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
王金香管理的德安县平君老年公寓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这些措施如何保障老人安全与生活质量?
【分析完毕】
疫情下的温情防线:德安县平君老年公寓的创新防控实践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养老机构作为特殊场所面临严峻挑战——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基础疾病多,是感染高风险群体;封闭管理又易引发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德安县平君老年公寓负责人王金香带领团队,在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院内老人实际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既守得住安全、又暖得了人心”的创新举措,成为当地养老机构抗疫的参考样本。
一、“硬核防护网”:从物理隔离到动态监测的技术升级
1. 分层分区管理:把风险“锁”在门外
公寓将生活区域划分为“清洁区”“缓冲区”“老人活动区”三级空间。所有物资配送至院外缓冲区后,由专人穿防护服消毒静置2小时再转入清洁区;外来人员(包括家属)一律不得进入老人生活区,改为在院门口设置透明“亲情窗”,通过视频通话实现“见面不接触”。王金香解释:“我们计算过,缓冲区消毒时间足够杀灭绝大多数病毒,而亲情窗让老人能听见子女的声音、看见孩子的脸,比单纯送东西更有安慰作用。”
2. 智能监测替代人工排查
传统体温检测依赖护理员逐间测量,耗时且可能遗漏异常。公寓引入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每天早中晚三次自动扫描公共区域;为每位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血氧和活动轨迹——若连续2小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或血氧低于93%,系统会立即向值班室报警。护理员小李回忆:“有位张爷爷平时爱在走廊散步,有天手环显示他午休后一直没活动,我们过去才发现他发烧了,因为发现早,及时治疗后没发展成重症。”
| 监测方式 | 传统人工排查 | 创新智能监测 |
|----------------|-----------------------------|-------------------------------|
| 体温检测 | 逐间测量,每日1-2次 | 红外仪公共区域扫描+手环实时监测 |
| 异常预警 | 依赖护理员观察 | 心率/血氧超标自动报警 |
| 接触风险 | 需近距离接触老人 | 全程无接触操作 |
二、“心理守护盾”:破解封闭管理的情绪困境
1. “云陪伴”计划:让亲情不断线
封闭期间家属无法探视,许多老人出现失眠、食欲下降等问题。公寓组建了“家属联络群”,要求护理员每天拍摄老人用餐、活动的短视频(经模糊处理保护隐私),同步发送给家属;同时开通每周两次的“云端家庭会”——通过投影仪组织老人与子女视频聊天,王金香还会提前帮老人整理想说的话、准备的相册,让交流更有温度。“李奶奶的儿子在国外,以前每周都来看她,封院后她总说‘房子空得慌’,自从每周能视频,她现在主动教其他老人用手机拍照,精神头好多了。”护理主管回忆道。
2. “微活动”激活院内活力
针对老年人“宅不住”的特点,公寓将原本集中的广场舞、合唱改为分时段、分房间的“微活动”:上午9-10点在各自房间做养生操(视频跟练),下午3-4点在庭院开展“套圈比赛”(用塑料圈套零食),晚上7点集体收看老电影。最受欢迎的是“怀旧角”——王金香收集了老人们年轻时的照片、粮票、工作证,布置成小型展览,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讲过去的故事,“有人说着说着就笑了,有人抹眼泪,但不管怎样,情绪都疏通了。”
三、“健康补给站”:从饮食到医疗的全流程保障
1. 营养餐“私人定制”
考虑到部分老人因居家习惯或基础疾病有特殊饮食需求(如糖尿病需低糖、高血压需低盐),公寓取消了统一餐食,改为“基础餐+个性化调整”模式:厨师根据营养师制定的基础食谱(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再为特殊老人单独烹饪。82岁的王爷爷患有糖尿病,护理员会给他准备杂粮饭配清蒸鱼,餐后加一份低糖水果;而刚做完手术的李婆婆,则能吃到软烂的排骨汤和蒸蛋羹。“以前总觉得养老院的饭‘将就’,现在每顿都合口味,我胖了3斤!”王爷爷笑着说。
2. 医疗资源“院内外联动”
公寓与县医院签订“绿色通道协议”,医生每周两次到院巡诊,携带便携式心电图仪、血糖仪等设备现场检查;同时储备了一个月的常用药品和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液),并培训护理员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如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最关键的是,公寓设置了“隔离观察室”——若有老人出现发热等症状,立即转移至独立房间,由专人照护并联系医院,避免交叉感染。“封院期间有位陈爷爷咳嗽,我们第一时间隔离并送医,结果是普通感冒,但因为处理及时,其他老人都没受影响。”王金香提到此事仍心有余悸。
四、“细节满分”:那些被老人夸“想到心坎里”的举措
除了上述大方向的创新,公寓还做了许多“小事”:在老人房间门口挂“心情卡片”(绿色代表开心、黄色代表一般、红色代表需要帮助),护理员通过颜色快速识别重点关注对象;将楼梯扶手改为可拆卸的抗菌材质,每天用酒精湿巾擦拭;甚至考虑到老人冬天怕冷,把公共区域的热水壶从集中供应改为每个楼层放置2个,避免排队聚集……这些看似琐碎的调整,实则是对老年人生活习惯的深度尊重。
疫情终会过去,但平君老年公寓的创新实践留下了宝贵经验:真正的养老关怀,不仅在于“管得住”,更在于“懂所需”。正如王金香所说:“老人需要的不只是安全的房间,更是有人关心的温度、能说话的伴儿、吃惯了的饭菜。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在帮他们守住生活的底气。”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数据来源于德安县民政局2022年养老机构抗疫案例汇编)

可乐陪鸡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