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站的站台规模及股道配置是否满足未来区域交通发展需求? 三台站的站台规模及股道配置是否满足未来区域交通发展需求?当前日均客流已逼近设计上限,且周边产业园区密集扩建,该站的硬件条件能否支撑未来5-10年区域客货运双增长需求?
三台站现状:被低估的"交通节点"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三台站,是宝成铁路与绵遂内铁路交汇的关键站点。公开资料显示,其现有站台规模为2台5线(2座旅客站台、5条到发线),其中包含1条正线、2条客车到发线及2条货车到发线。从功能布局看,站房面积约4000平方米,候车室可同时容纳800名旅客,站前广场配套公交换乘区与短途客运接驳点。
但若将视角拉长至区域发展维度,这座运营超30年的老站正面临"小马拉大车"的挑战——既有股道数量难以应对高峰时段列车密集到发,尤其是春运、秋运等特殊时期,临时增开的普速列车常因无固定到发线导致调度紧张;货运方面,周边绵阳科技城新区、遂宁物流园区的货物集散需求激增,现有货场装卸线仅能满足日均30车左右的作业量,远低于区域年货运量15%的增速预期。
未来需求:区域交通网络的"压力测试"
要判断三台站是否"够用",需先明确其承载的未来任务。根据《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绵阳被定位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北向枢纽",而三台站作为连接川西北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需同时承担三大职能:
- 客运扩容:预计2030年前后,绵遂内铁路全线通车后将新增3对动车组、5对快速列车经停三台站,叠加既有宝成铁路的8对普速列车,日均到发列车数将从当前的15对增至28对以上,高峰小时客流或突破2000人次(目前约1200人次)。
- 货运升级:周边梓州产城新区规划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芦溪工业集中区每年新增物流需求超50万吨,现有货场需扩容至日均处理80车(约4800吨)才能匹配企业原料运输与成品外销需求。
- 多式联运衔接:规划中的三台通用机场(距离主城区15公里)与铁路站点的空铁联运模式,要求站前广场预留足够的网约车、出租车与社会车辆停放空间,并增设行李直挂服务通道。
现状与需求的"剪刀差":具体矛盾拆解
通过对比当前配置与未来需求,三台站的短板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
| 对比维度 | 当前状态 | 未来需求 | 差距分析 |
|----------------|------------------------------|------------------------------|------------------------------|
| 站台规模 | 2台5线(1正线+2客线+2货线) | 预计需3台8线(2正线+4客线+2货线) | 客运高峰时段列车交叉作业风险高,货车与客车共用线路降低效率 |
| 候车能力 | 800人候车室+400㎡临时候车区 | 需1500人以上候车空间 | 节假日客流聚集易引发拥堵,无母婴室、无障碍设施覆盖不足 |
| 货运设施 | 2条装卸线(总长300米) | 需4条以上装卸线(总长600米) | 大宗货物(如建材、农产品)整列到发需更长作业线 |
| 交通接驳 | 公交站点3个+短途客运停靠点 | 需增设地铁接驳预留口(远期) | 城市轨道交通接入后需更大的站前疏散广场 |
可能的优化路径:改造还是重建?
面对缺口,业内专家提出了两种主流方案:
方案一:渐进式改造(短期可行)
- 站台扩容:利用站房东侧闲置空地新建1座侧式站台(3台布局),延长既有2条客车到发线至550米(满足16节长编组动车停靠),新增1条客车到发线与1条货车到发线(总股道数提升至7线)。
- 功能分区调整:将现有货场西移500米,原址改建为动车存车线与旅客服务综合体(含商业、餐饮与便民设施),同步拓宽站前广场至2万平方米,增设地下停车场(500个车位)。
- 投资估算:约8-10亿元,工期2-3年,可在不中断现有运营的前提下逐步实施。
方案二:整体迁建(长期最优)
- 选址新建:在距离现站3公里处的绵遂高速三台出口附近规划建设"三台综合交通枢纽",按"3台8线+高架候车室+地铁预留"标准建设,整合铁路、公路客运与城市公交零换乘功能。
- 优势:彻底解决既有站周边民房拆迁难度大、地形受限等问题,一次性满足未来30年客货运需求;
- 挑战:总投资约25-30亿元,涉及大规模土地征收与交通导改,需协调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
关键问题答疑:你所关心的细节
Q1:现有股道数量具体限制了哪些列车运行?
A:目前2条客车到发线需轮流接发普速列车与动车组(如K字头与D字头),若同时到达两列列车,至少需间隔20分钟进行调车作业;货车因需避让客车,夜间集中到发时易造成线路拥堵。
Q2:货运扩容为何如此紧迫?
A:三台县是四川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年外运粮食超200万吨)与建材集散地(砂石、水泥年吞吐量约150万吨),现有货场装卸效率低(平均每车作业时间40分钟,行业平均为25分钟),企业为赶时效不得不选择成本更高的公路运输。
Q3:改造期间会影响旅客出行吗?
A:若采用渐进式改造,可通过分阶段封闭部分站台(如先施工东侧站台,保留西侧2台正常使用)、增开摆渡车接送旅客至临时候车点等方式减少影响,但高峰时段仍可能出现排队时间延长。
从"满足需求"到"引领发展",三台站的站台与股道配置问题本质上是区域交通规划前瞻性的缩影。当周边产业加速集聚、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一座火车站的硬件升级已不仅是"多修几条轨道"的工程命题,更是关乎地方经济活力释放的关键支撑。无论是选择改造还是迁建,核心目标都应聚焦于:让每一位旅客的出行更顺畅,让每一批货物的运输更高效,让交通节点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加速器"。
【分析完毕】

虫儿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