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人民政府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宁国市人民政府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如何通过政策创新与资源整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国市人民政府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本问题在关注传统招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政府如何通过精准服务与生态构建提升投资吸引力。
【分析完毕】
宁国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与经济合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引言:县域经济突围中的招商命题
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作为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梯队的宁国市,既面临传统产业升级的压力,又承载着培育新兴增长极的使命。招商引资与经济合作不再是简单的“项目堆砌”,而是需要政府以系统性思维构建“政策-服务-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这座以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闻名的城市,正通过一系列差异化举措打破区域竞争同质化困局,其实践路径值得深入观察。
一、靶向招商:绘制产业需求的“精准地图”
1. 产业链缺口反向推导
宁国市招商团队建立“链长制+图谱库”工作机制,针对汽车橡胶密封件、精密铸件等优势产业的上下游缺失环节,编制动态更新的《产业招商需求目录》。例如,通过分析本地5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分布,发现高端锻造件本地配套率不足30%,随即组建专项小组赴山东、江苏对接相关企业,成功引进年产10万吨精密锻件的项目,使配套成本降低18%。
2. 主导产业垂直深耕
聚焦“1+4”产业体系(即汽车零部件为主导,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为支撑),设立四大产业招商分局。每个分局配备行业专家顾问,深入研究细分领域技术演进趋势。如电子信息分局瞄准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需求,引进具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能力的深圳某科技企业,填补了华东地区相关产能空白。
| 招商策略 | 传统模式 | 宁国创新实践 | |-----------------|-------------------------|-------------------------------| | 目标企业筛选 | 广撒网式接触 | 基于产业链图谱精准匹配 | | 谈判切入点 | 税收土地优惠 | 解决供应链协同痛点 | | 项目落地跟踪 | 定期报表反馈 | 驻企服务员实时协调问题 |
二、服务升级:打造全周期护航体系
1. 从签约到投产的“极速通道”
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将工业用地出让前完成地质勘探、环评等七项基础评估,企业拿地后签订承诺书即可开工建设。20XX年落地的智能传感器项目,从土地摘牌到试生产仅用时98天,刷新当地重大项目落地速度纪录。同步建立“项目管家”制度,每个重点项目配备由发改委、资规局等部门骨干组成的服务专班,每月召开“早餐会”现场解决用水用电、用工招聘等具体问题。
2. 政策兑现的“透明化操作”
开发“宁国政企通”数字平台,将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税收返还等23类惠企事项全部线上办理。平台设置“红黄绿”三色预警系统,对超期未办结事项自动推送督办提醒。去年全市累计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2.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设备补贴、上市后备企业股改奖励等专项支持占比超过60%,真正实现“政策找企业”而非“企业找政策”。
典型案例:某德资汽车管路系统企业扩建生产线时,遇到高压线迁改难题。服务专班协调供电公司调整电网规划,仅用两周时间完成线路迁移,保障项目按期投产,该企业后续追加投资建设研发中心。
三、生态赋能:构建可持续成长环境
1. 创新要素的聚合裂变
投资15亿元建设“宁国智谷”科创综合体,集聚上海交通大学等6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搭建共享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实施“科技副总”计划,每年选派20名高校专家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近三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7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2%。
2. 营商环境的细节革命
在全省率先推行“跨省通办”政务联盟,与浙江安吉、江苏溧阳等地实现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建立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通过12345热线、企业家座谈会等渠道收集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3个工作日内反馈解决方案。特别设立“企业家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与重点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数据对比:20XX年宁国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万户,较五年前增长7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续八年保持在65%以上,显示出市场主体对发展环境的充分认可。
四、开放协作: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1. 接轨长三角的桥头堡作用
依托宣城—上海产业合作示范区宁国分区,主动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与苏州工业园共建“飞地经济”产业园,探索税收分成、指标共享机制,已吸引12家苏南企业入驻。参与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制定团体标准9项,提升区域产业话语权。
2. 国际化视野的资源嫁接
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日本东京汽车展等国际展会,设立驻外招商联络处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南亚重点区域。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境并购,如某耐磨材料企业收购欧洲老牌特种陶瓷研究院,获取先进制备技术并反哺国内市场,产品毛利率提升至45%。
关键问题互动问答
Q1:宁国如何平衡招商数量与质量?
→ 设立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亩均税收(达产后不低于25万元)双门槛,拒绝高耗能低产出项目23个,节约土地资源1500余亩。
Q2:中小企业获得支持的具体渠道?
→ 通过“宁国市企业服务云平台”提交需求,可申请最高300万元技改贴息贷款、200万元科技创新券,以及人才公寓租金减免等专项福利。
Q3:未来招商方向会有哪些调整?
→ 重点布局新能源储能、工业机器人等赛道,计划三年内引进相关项目50个以上,配套建设零碳产业园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从精准招商的“绣花功夫”到全周期服务的“店小二精神”,从创新生态的厚植培育到开放合作的格局重塑,宁国市人民政府正以务实进取的姿态书写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篇章。这些举措不仅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更探索出一条具有内陆山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同类城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样本。当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当服务温度赋能企业成长,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必将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红豆姐姐的育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