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廉话”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推出了哪些特色活动?
“嘉廉话”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推出了哪些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如何真正走进群众、贴近生活,又发挥了怎样的实际作用?
“嘉廉话”作为地方推进廉政文化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聚焦“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核心目标,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与实效的特色活动,让廉政文化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那么,它究竟推出了哪些有亮点、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活动呢?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介绍。
一、廉政文化进村社:让清风“入家门”
基层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廉洁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每一名群众心中,是“嘉廉话”重点发力的方向。
1. 廉政文化墙绘与宣传栏
在多个乡镇、村社,通过绘制生动形象的廉政主题墙绘,把廉洁故事、格言警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村民每日经过的墙面、村口、广场等地。这些墙绘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廉洁理念。
| 活动形式 | 具体内容举例 | 实施效果 | |----------------|---------------------------------------|------------------------------| | 墙绘宣传 | “清正廉洁,从我做起”主题墙画 | 提升村民对廉洁的直观认知 | | 宣传栏更新 | 定期张贴“廉洁人物”“廉政动态” | 让村民了解本地廉政建设进展 |
2. 廉政家风家训推广
通过组织“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鼓励村民晒出自己的家规家训,把廉洁齐家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中。有的村还开展“家风故事会”,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讲述祖辈的廉洁往事,引发群众共鸣。
二、廉政课堂开在“家门口”:让教育“接地气”
传统的廉政教育往往集中在机关单位,而“嘉廉话”则打破这一局限,把课堂搬到了村委会、文化礼堂,甚至田间地头。
1. “院坝会”里的廉政课
利用农村常见的“院坝会”形式,干部与群众围坐一起,不讲官话套话,而是用当地方言讲述廉政案例、剖析违纪违法问题。这种“拉家常”式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2. 微视频与情景剧
制作一批“本土化”廉政微视频,内容多取材于本地真实案例或改编自经典廉洁故事,通过微信群、村务平台广泛传播。同时,组织村民自编自演“廉政情景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寓教于乐。
| 活动类型 | 特点 | 群众反馈 | |----------------|--------------------------------------|------------------------------| | 院坝会 | 方言讲解、互动提问 | 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 | 廉政微视频 | 时长短、内容实、传播广 | 易于分享,警示效果好 | | 情景剧表演 | 村民参与、剧情接地气 | 有代入感,记忆深刻 |
三、廉政文化活动“有声有色”:让廉洁“润心田”
除了常规的教育与宣传,“嘉廉话”还设计了不少“有声有色”的互动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悟廉洁价值。
1. 廉洁文化主题文艺演出
组织本地文艺团队编排廉政题材的小品、快板、歌舞等节目,利用节庆活动、集市日等场合进行巡演。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传递了崇廉尚洁的社会风尚。
2. 廉政书法与绘画比赛
举办面向基层群众的“廉洁书画展”,鼓励干部群众用笔墨书写廉洁心声,用丹青描绘清风正气。这类活动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提升了廉政文化的艺术感染力。
| 活动项目 | 参与方式 | 廉洁文化传播形式 | |------------------|----------------------|------------------------| | 文艺巡演 | 小品、快板、歌舞 | 寓教于乐,喜闻乐见 | | 书画展览 | 书法、绘画作品征集 | 艺术表达,情感共鸣 |
四、数字化赋能:让廉政文化“触手可及”
在信息化时代,“嘉廉话”也积极运用新媒体工具,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廉政文化传播模式。
1. 廉政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
开通“嘉廉话”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廉政资讯、案例剖析、政策解读等内容。同时开发简便易用的小程序,提供廉政知识测试、举报渠道、廉政文化地图等功能,方便干部群众随时学习与监督。
2. 线上廉政知识竞赛
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线上廉政知识竞赛”,通过答题积分、排行榜等形式激发学习热情。这种互动方式既检验了学习成效,也在竞争中强化了廉洁意识。
| 数字化工具 | 功能亮点 | 用户群体 | |------------------|------------------------------|------------------| | 廉政公众号 | 推送案例、政策、动态信息 | 党员干部、群众 | | 小程序 | 知识测试、举报、文化地图 | 干部与普通居民 | | 线上竞赛 | 答题积分、实时排行 | 全体基层群众 |
五、廉政文化与基层治理相融合:让廉洁“促发展”
“嘉廉话”不仅关注文化宣传,更注重将廉政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1. 廉政监督“网格化”
建立“镇—村—组”三级廉政监督网格,聘请廉情信息员,及时收集基层“微腐败”线索,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通过定期走访、群众座谈等方式,让廉政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2. 廉政承诺与公开公示
在村级事务中推行“廉政承诺制”,村干部就廉洁履职、公平办事等事项向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并通过公示栏、微信群等途径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上防范“微权力”滥用。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嘉廉话”活动主要面向哪些群体?
A1:主要面向基层党员干部、村社居民、乡镇企业人员,同时也欢迎广大群众参与。
Q2:这些活动真的能起到反腐倡廉的作用吗?
A2: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宣传和监督,能够有效提升干部群众的廉洁意识,从思想源头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Q3:普通群众如何参与到“嘉廉话”活动中?
A3:可以通过参加村社组织的文艺活动、书画比赛、知识竞赛,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了解和反馈廉政信息。
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工程。“嘉廉话”通过一系列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富有创意的特色活动,让廉洁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在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推出,廉政文化必将在基层生根发芽,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葱花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