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觉县如何通过阿旺绵羊产业和光伏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增收?
贡觉县如何通过阿旺绵羊产业和光伏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增收?这两个特色产业是否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双引擎”?
阿旺绵羊产业:传统优势变身集体增收新动力
贡觉县的阿旺绵羊,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畜牧资源之一,不仅肉质鲜美,而且适应高原环境,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通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增收,关键在于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
1. 规模化养殖,提升集体经济参与度
- 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集中管理阿旺绵羊种羊场,统一配种、饲养与出栏,降低个体养殖风险。
- 吸引村民以劳动力、草场或资金形式入股,形成“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年底按股分红,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
- 政府提供养殖技术培训与防疫支持,确保羊群健康成长,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
2. 打造“阿旺绵羊”区域公共品牌
- 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统一品牌形象与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
- 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尤其是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方式,直接对接消费者。
- 发展深加工产业链,如羊肉干、羊肉酱等即食产品,延长价值链,增加集体收入来源。
光伏项目:绿色能源带来稳定“阳光收益”
在西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贡觉县充分利用这一天然优势,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带来长期稳定的“阳光收入”。
1. 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实现集体资产增值
- 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或屋顶,建设小型或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并入国家电网,获取电费收益。
- 引入国企或专业能源公司合作开发,村集体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按比例分享发电收益,降低技术和资金门槛。
- 收益主要用于村公共事业和集体经济再投资,如修路、教育补助、产业发展基金等,形成良性循环。
2. 光伏+农牧业融合,提升综合效益
- 探索“光伏+牧草种植”模式,在光伏板下种植耐阴牧草,提供给阿旺绵羊作为饲料,既节省饲料成本,又提高土地利用率。
- 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建设,保障夜间或阴天电力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为村庄提供备用电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 结合旅游推广,打造“光伏生态村”概念,吸引游客参观新能源设施与绵羊养殖基地,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双轮驱动:阿旺绵羊与光伏项目的协同效应
| 项目 | 集体经济增收方式 | 社会与生态效益 | |--------------|--------------------------------------|----------------------------------------| | 阿旺绵羊产业 | 合作社分红、品牌溢价、深加工利润 | 促进牧民就业、传承地方特色、拉动内需 | | 光伏项目 | 电费收益、政府补贴、土地租赁收入 | 清洁能源利用、减少碳排放、改善基础设施 | | 协同发展 | 绵羊饲料成本下降、能源供应更稳定 | 提升综合抗风险能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点
- 政策支持是基础:贡觉县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特色畜牧业与新能源发展的扶持资金,为村集体减轻初期投入压力。
- 市场化运作是关键:无论是绵羊销售还是电力输出,都需对接市场机制,避免“等靠要”思想,真正让集体经济具备“造血功能”。
- 人才与技术是保障:通过定向培养本地技术骨干、引入外部专家指导,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避免因技术缺失导致项目失败。
我的看法(来自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
作为一个关注地方发展的观察者,我认为贡觉县能够将传统畜牧与现代能源两大优势相结合,是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阿旺绵羊是贡觉的文化符号,光伏项目则是高原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两者不仅带来经济收益,更重塑了乡村的发展模式与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贡觉县已建成村级光伏电站12座,年发电收益超过200万元;而阿旺绵羊年出栏量突破5万只,带动上千户牧民增收。这些数字背后,是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生动注脚。
与其等待援助,不如主动作为。贡觉县通过阿旺绵羊产业和光伏项目,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集体经济增收新篇章。

虫儿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