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学会了~》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材并描写心情变化?
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学会了~》的作文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材和描写心情变化,还需思考怎样让学生更自然地将生活经历与心情变化融合在作文里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筛选合适素材
- 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入手,比如学骑自行车、做一道菜、第一次独自回家等。这些经历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也便于他们回忆起当时的细节。
-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学会”的经历,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这个经历是否适合作为作文素材。比如,有些经历可能过于简单,缺乏可描写的内容,就不适合选用。
帮助学生梳理事件,明确心情变化节点
- 让学生把选中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或发展顺序梳理清楚,找出事件中的关键节点。例如,学骑自行车时,刚开始的害怕、尝试时的紧张、摔倒后的沮丧、成功后的兴奋等,这些都是心情变化的节点。
- 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把每个节点的心情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描写做准备。
|事件阶段|可能的心情| | ---- | ---- | |开始尝试时|紧张、害怕、期待| |遇到困难时|沮丧、着急、退缩| |取得小进步时|开心、有信心| |最终成功时|兴奋、自豪、喜悦|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描写心情
-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现心情。比如,“他双手紧紧抓住车把,手心都出汗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生怕摔倒”,这句话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了紧张的心情。
- 也可以直接描写内心的想法。例如,“我心里暗暗想: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直接表达了当时的决心和不服输的心情。
结合生活实际,让描写更真实
- 提醒学生在描写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比如,农村的孩子学骑自行车可能是在田埂上,城市的孩子可能是在小区的空地上,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细节,这些细节能让作文更真实。
- 鼓励学生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小插曲,比如学做菜时不小心打翻了调料瓶,这些小插曲不仅能丰富作文内容,还能更好地体现心情的变化。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容易出现素材选择不当或心情描写生硬的问题。通过以上这些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写出更生动、真实的作文。而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写,也能提高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作文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