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大公鸡喔喔叫”儿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与时间观念?
大公鸡喔喔叫是孩子们熟悉的场景,那怎样借助这首儿歌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时间观念呢?
把儿歌和固定时间点相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或老师可以将“大公鸡喔喔叫”和幼儿一天中的固定时间点绑定。比如早上大公鸡“喔喔叫”了,就意味着该起床了;傍晚大公鸡“休息”了,就到了洗漱睡觉的时间。 - 早上播放儿歌,告诉幼儿“大公鸡叫啦,太阳出来了,我们要起床咯,不然上学要迟到啦”,让幼儿知道这个时间点该做起床这件事,慢慢形成时间观念。 - 晚上睡觉前哼唱儿歌,说“大公鸡累了要睡觉了,小朋友也要洗漱好睡觉啦,这样明天才有精神和大公鸡一起早起呀”,引导幼儿按时睡觉。
借助儿歌设计卫生习惯小游戏
结合儿歌的节奏和内容,设计一些和卫生习惯相关的小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养成好习惯。 - 唱到“大公鸡喔喔叫,小朋友来刷牙”时,带领幼儿模仿刷牙的动作,边唱边做,让他们觉得刷牙是一件有趣的事,愿意主动去做。 - 编排“大公鸡洗脸操”,跟着儿歌的节拍,教幼儿如何正确洗脸,比如先擦额头、再擦脸颊、最后擦下巴,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洗脸的正确方法。
从社会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很多幼儿存在作息不规律、卫生习惯差的问题,而儿歌作为幼儿容易接受的形式,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我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觉得这种借助儿歌培养幼儿习惯的方式,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让教育变得更轻松有趣。而且,当幼儿听到儿歌就知道该做什么时,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还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