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信访局在疫情期间恢复接待群众来访时采取了哪些特别措施?
疫情防控形势下,群众来访需求仍需保障,安徽省信访局是如何在恢复接待时做好防疫与服务双重工作的?
分时段预约机制,减少人员聚集
为避免来访群众集中扎堆,安徽省信访局推行分时段预约登记制度。群众需提前通过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预约来访时间,工作人员会根据预约情况合理分配接待时段,每个时段控制来访人数。这样既能保证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又能从源头减少人员聚集风险。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这种预约方式很贴合实际,就像就医预约一样,让整个接待过程更有序。
严格场所消杀管理,筑牢防疫屏障
接待场所的防疫安全是重中之重。信访局制定了详细的消杀方案,对接待大厅、等候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实行每日三次全面消杀,重点对门把手、座椅、笔具等高频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同时,在入口处配备消毒凝胶、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资,供群众和工作人员使用。通过这些措施,为来访群众和工作人员营造了相对安全的环境。
| 消杀区域 | 消杀频率 | 消杀重点物品 | |----------------|----------------|--------------------| | 接待大厅 | 每日三次 | 门把手、座椅 | | 等候区 | 每日三次 | 座椅、饮水机按钮 | | 卫生间 | 每日三次 | 水龙头、门把手 |
科学分流引导,优化接待流程
在现场设置清晰的指引标识,安排专人负责分流引导。群众进入大厅前需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体温异常或健康码异常者会被引导至临时隔离区,并由工作人员协助通过线上渠道反映诉求。正常群众则按预约顺序到指定窗口办理业务,减少在大厅内的随意走动。这种分流方式让整个接待现场忙而不乱,提升了服务效率。
线上线下衔接,拓宽诉求渠道
为减少群众现场来访次数,安徽省信访局加强了线上信访渠道的推广与应用。群众可通过“皖事通”APP、信访局官网等平台提交诉求,工作人员会及时在线办理并反馈结果。对于必须现场办理的事项,也会提前通过线上沟通收集相关材料,减少现场办理时间。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让群众有了更多选择,也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工作人员防护保障,确保服务延续性
信访局为一线接待人员配备了口罩、护目镜、手套等全套防护装备,要求工作人员每日上岗前测量体温,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班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防疫和服务质量。只有保障好工作人员的健康,才能确保群众来访接待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从这些措施能看出,安徽省信访局在疫情期间恢复接待群众来访时,既严格落实了防疫要求,又充分考虑了群众的实际需求,让信访渠道始终畅通。这种兼顾安全与服务的做法,也为其他单位在特殊时期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