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发生时的认知局限: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往往处于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对行为后果的预判能力较弱。结合社会实际来看,很多未成年人犯错,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缺乏对他人感受的共情能力,加上同伴影响或一时冲动,就可能做出出格行为。
- 从心理层面看,年少时的左航或许是出于好奇、模仿同伴,或是单纯觉得“好玩”,并未意识到这一行为会给老奶奶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这种“无知无畏”,在很多青少年身上都能找到影子。
- 社会中类似的案例不少,比如有些孩子会捉弄他人,却不知道对方可能因此受伤,这本质上是对“尊重他人”这一社会规则的认知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