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飞机时遇到紧急情况应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
在万米高空遇到突发状况,这些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你真的清楚吗?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我每次坐飞机,都会特别留意乘务员演示的安全设备使用方法。毕竟,航空安全无小事,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保命的关键。你可能会想,平时坐飞机都很平稳,有必要花时间了解这些吗?其实不然,就像我们家里会备灭火器一样,这些设备平时用不上,但关键时刻缺了它们可不行。
安全带——最基础的“生命纽带”
为什么说安全带是最基础的安全设备? 因为飞机在起飞、降落或遇到强气流时,机身可能会突然颠簸,未系安全带的人很可能被抛离座位,造成撞伤。这也是为什么每次起飞前,乘务员都会反复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
正确使用步骤: 1. 将安全带的锁舌插入锁扣,听到“咔哒”声说明扣紧; 2. 拉动安全带末端,调节松紧度,以能塞进一个拳头为宜,既要贴紧身体,又不会过紧影响呼吸; 3. 解开时,按下锁扣上的红色按钮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安全带系在腰腹部以上,比如胸部,这样在颠簸时可能会对内脏造成压迫。另外,带小孩的乘客,不要让孩子坐在腿上共用一根安全带,这是非常危险的,儿童应使用专用的儿童安全座椅。
氧气面罩——高空缺氧时的“救命神器”
当飞机座舱失压时,氧气面罩会自动掉落,这时候每一秒都很关键。你知道吗?在高空缺氧环境下,人可能在几秒内就会失去意识,所以正确快速地戴上氧气面罩至关重要。
操作要点: 1. 面罩掉落时,立即拉下面罩,不用在意旁边人的情况,先确保自己戴好; 2. 将面罩罩住口鼻,把弹性带套在头上,调整位置使其贴合面部,避免漏气; 3. 正常呼吸即可,即使感觉氧气袋没有充满也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氧气会持续供应。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先自己戴好再帮别人?因为如果自己先缺氧昏迷,不仅帮不了别人,还可能需要别人来救你,反而耽误时间。尤其是带老人或小孩的乘客,更要记住这一点。
救生衣——水上迫降的“漂浮保障”
如果遇到飞机需要在水上迫降的情况,救生衣就成了必备装备。但你知道吗,救生衣可不是提前充气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提前充气的救生衣可能会在飞机迫降时,因机舱内空间狭小而阻碍撤离,甚至可能被挤压破损。
使用方法: 1. 从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穿在身上,将腰带绕腰一周后系紧; 2. 待撤离到机外后,再拉动救生衣两侧的充气手柄,若充气不足,可向救生衣内吹气补充; 3. 救生衣上通常有定位灯和哨子,落水后拉动定位灯开关,方便救援人员发现,遇到危险时吹哨子求救。
另外,婴儿救生衣有专门的设计,通常需要由家长协助穿戴,并且要注意将婴儿抱在身前,确保救生衣能有效发挥作用。
| 场景 | 救生衣使用注意事项 | |------|------------------| | 机舱内 | 禁止提前充气,避免影响撤离 | | 水上 | 若救生衣破损,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漂浮物 | | 救援时 | 听从救援人员指挥,不要随意脱离群体 |
紧急出口与滑梯——快速撤离的“绿色通道”
紧急出口是飞机发生意外时乘客撤离的关键通道,每个紧急出口附近都有明确的标识。你留意过自己座位附近的紧急出口位置吗?登机后花几秒钟确认一下,很有必要。
使用要点: 1. 紧急情况下,听到撤离指令后,不要携带任何行李,快速移向最近的紧急出口; 2. 打开紧急出口门时,要按照乘务员的指导操作,不同机型的出口门开启方式可能不同; 3. 滑梯充气后,应保持正确姿势滑下: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双腿伸直并拢,身体前倾,臀部先着地滑出。
需要注意的是,紧急出口的座位通常会安排给身体状况良好、有能力协助撤离的乘客,如果坐在紧急出口附近,要配合乘务员的指示,在必要时协助打开出口和引导他人撤离。
灭火设备——小范围火情的“灭火器”
飞机上的洗手间和厨房附近通常会配备小型灭火器。虽然航空火灾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了解其使用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操作步骤: 1. 拔下灭火器的保险销; 2. 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 3. 按下压把,左右扫射,直至火焰熄灭。
不过要提醒的是,普通乘客在遇到火情时,首先应通知乘务员,由专业人员处理,除非情况紧急且乘务员尚未到达,否则不要擅自使用灭火器,以免操作不当扩大火势。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2010年至2023年,国内民航共发生过12起需要乘客使用安全设备的紧急事件,其中正确使用安全设备的乘客,受伤率比未正确使用的低60%以上。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提前掌握这些知识有多重要。作为经常出行的人,我始终觉得,了解这些安全知识不是多余的,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毕竟,每一次平安出行,都离不开这些细节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