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因素
- 过度疲劳:长时间使用手部进行精细活动,比如长时间打字、做手工等,手部肌肉过度劳累,就容易出现手震。一般经过休息后可缓解。
- 情绪激动: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愤怒、兴奋等强烈情绪中时,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手震。待情绪平复后,手震通常会消失。
病理因素
- 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部、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它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般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
- 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除了手震,还伴有动作缓慢、肌肉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手震通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手部在静止状态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活动时反而减轻。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手震。患者还可能伴有多汗、心慌、体重减轻等症状。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手震,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并出现手震,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