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面采集住房存量、结构、使用状况等数据,精准识别供需矛盾与资源错配区域,为科学规划与动态调整提供量化支撑。
核心数据支撑规划决策
普查涵盖房屋性质、建筑年代、空置率、配套设施等指标,建立动态数据库。例如老旧小区改造优先级可通过楼龄>30年的建筑分布热力图确定,新建住房用地选址则基于人口密度与空置率交叉分析。
资源分配优化路径
普查内容 | 规划应用 |
---|---|
人均居住面积 | 公租房/保障房建设规模测算 |
商业住房空置率 | 土地出让类型调整(商改住/住改商) |
社区服务覆盖率 | 教育、医疗设施均衡布局 |
差异化政策制定依据
-
区域分级调控
超量库存区域(空置率>15%)限制土地供应,紧缺区域(人均面积<28㎡)增加共有产权房供给。 -
存量更新引导
针对普查发现的危房集中区(如砖混结构占比>40%),配套财政补贴与容积率奖励政策。
动态监测机制建立
普查数据与不动产登记系统、人口流动大数据联动,构建预警模型。当某区域月均租金涨幅连续3个月超5%时,自动触发保障性租赁住房投放评估流程,实现资源配置实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