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纪委通过以下方式介入杨天祥的危房改造问题:
措施 | 具体行动 | 成效 |
---|---|---|
专项督查 | 调查杨天祥所在村组危房改造资金分配情况,发现审批流程延迟问题。 | 督促住建部门3日内完成审批,确保资金直达施工方。 |
约谈责任人 | 对镇村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明确改造政策执行标准。 | 72小时内协调建材供应商优先供应杨天祥家所需材料。 |
建立绿色通道 | 联合民政、财政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简化危房鉴定和补贴申领程序。 | 杨天祥家庭在10个工作日内获得危房改造资格认定及全额补贴。 |
监督施工质量 | 派驻纪检人员现场监督施工进度与建材使用,防止偷工减料。 | 工程提前15天竣工并通过安全验收。 |
政策宣传 | 组织村干部入户讲解危房改造政策,消除杨天祥对流程复杂性的疑虑。 | 杨天祥主动配合提供完整材料,缩短审核周期。 |
背景补充
杨天祥家危房因年久失修被鉴定为D级危房,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及政策流程不熟,改造计划停滞。昆明市纪委接到群众反映后,启动“民生领域专项治理行动”,通过“一线工作法”直接介入,确保政策落地。
法律依据
依据《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实施细则》,纪委监督职责包括查处截留挪用资金、优亲厚友等行为,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延伸思考
类似案例中,纪委介入通常聚焦于:
- 权力运行透明化:公开改造名单与资金流向。
- 基层责任压实:将改造进度纳入干部考核指标。
- 应急机制:对特困户启动“先行改造后补手续”程序。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政策框架虚构,不涉及具体个人隐私或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