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7年国共内战期间,美国特使马歇尔试图斡旋中国和平,美苏基于战略利益采取了不同立场。
角色维度 | 美国 | 苏联 |
---|---|---|
政治立场 | 名义中立,实际支持国民党 | 表面中立,暗中默许中共发展 |
军事行动 | 为国民党提供武器、训练及后勤支援 | 移交东北日军武器,未直接介入前线 |
谈判策略 | 施压双方停战,推动联合政府 | 避免公开介入,通过舆论质疑美国偏袒 |
经济影响 | 以援助为条件要求国民党改革 | 通过东北工业资源间接增强中共实力 |
国际目标 | 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维持东亚主导权 | 牵制美国在华势力,扩大社会主义阵营 |
美国以调停为名强化对国民党的控制,苏联则以战略观望为主,双方行动均服务于冷战初期布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