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蒸糕》儿歌中,一群小猴子分工合作蒸糕的故事,如何通过角色扮演传递协作精神?
一、角色设计与分配
角色名称 | 职责描述 | 互动重点 |
---|---|---|
猴子首领 | 统筹分工、指挥行动 | 语言引导+肢体示范 |
采果子小队 | 模拟采摘水果 | 动作模仿+队形变换 |
搅拌组 | 模拟和面、揉面 | 协作配合+节奏感表现 |
烧火组 | 模拟生火、观察火候 | 台词重复+表情管理 |
二、表演流程设计
-
情境导入
- 播放儿歌音频,引导幼儿观察插画中的猴子分工场景。
- 提问:“如果只有1只猴子,能完成蒸糕吗?”激发合作意识。
-
角色扮演环节
- 道具准备:头饰、塑料盆(模拟蒸笼)、水果卡片(替代真实食材)。
- 台词设计:
- 猴子首领:“大家分头行动!采果子的去东边,揉面的准备开工!”
- 烧火组:“火苗小了!快加柴!”
-
问题解决互动
- 设置“火灭了”“面团太硬”等突发情境,引导幼儿即兴讨论解决方案。
- 例:烧火组可向搅拌组求助:“请把多余的面团给我们垫高炉子!”
三、教育目标融合
- 社会性发展:通过角色轮换(如轮流担任首领),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 语言表达:设计固定台词模板(如“XX组需要帮助吗?”),降低语言压力。
- 肢体协调:设计“猴子摘果子”“揉面转圈”等动作,融入儿歌节奏。
四、注意事项
- 安全提示:使用软质道具,避免奔跑追逐。
- 差异化支持:为语言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图片提示卡辅助表达。
(注:本方案可根据幼儿年龄调整角色数量,3-4岁建议4-5个角色,5-6岁可扩展至8个角色并增加冲突解决情节。)